一、项目背景
山院村地处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南部,邵原镇东邻王屋山,西接山西垣曲,南靠黄河三峡,北连阳城原始山脉,坐落在风景秀美太行山南麓,蕴藏着千亩生态绿色森林资源,与山西省毗邻,属暖热带季风气候。
山院村东面紧邻黄河三峡游览区;南面与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相接;北面距离王屋山风景区约20公里,距离东面的原始森林漂流区约10公里,并与南面洛阳市新安县的黛眉山风景区隔河相望。项目位置地处山区,气候湿润,环境优美,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,非常适合周边城市居民节假日短途旅游和度假。
山院村共有9个居民组,190余户居民,近800口人,面积7137亩。
山院村是一个全部用黄土建造的、几乎已经变成了残垣废墟的村庄,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,只有20几户和一些老人留守,呈现一种“老人留守家不在,青年逃离村不成”的真实场景。山院村现存房屋大部分都是建于建国初期的土坯及夯土房,少量几户是解放前建设的砖石结构两层房屋,更多是靠崖的土坯窑洞,基本处于闲置废弃状态。
本地乡贤颜张恒先生,是一名从山院村走出来的企业家。事业成功以后“不忘初心,发展故乡” ,把“探索生态山院村特色发展之路,建设美丽山院村”作为自己毕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,他筹办公司,村民人人是股东。他到处对接资源,筹措资金,不畏辛苦劳累;他心急如焚,害怕村落继续衰败下去;他又小心翼翼,害怕村落发展不符合自己和村民的意愿。只有村民富了,他才能心安;山村美了,他才会高兴。在这种 “原真的初心”状态下,他不断邀请各路专家学者前来实地考察,建言献策,听取各种建议和想法,经过接近一年的沉淀和思考,最后与设计群网结缘,邀请设计群网的设计师们参与他们的村庄建设。
二、山院村夯土民居的特点
2.1宅基地选择几乎都是顺应地势,西南低东北高,民居巧妙结合地形,采用靠崖窑和夯土建筑相结合的方式,围合成庭院。窑洞是正房;夯土建筑为偏房、辅房或杂物房。
2.2夯土建筑坡屋顶采用常见的抬梁式结构形式,通过厚重的夯土墙传递屋面的荷载。夯土的墙面所需的黄土都是就地取材,人工打夯,质量相对较好。
2.3夯土的墙面很厚,至少有370mm,墙面的门洞和开窗都相对比较小,室内采光不足。
2.4基地生态环境一流,原生态的植物较多,并且村内有2棵200年以上(估计)的古树,极具历史考古和观赏价值。
2.5山院村的原始建筑材料:土坯、青砖、木材、青瓦、部分红石材和红砖。目前设计鼓励选用的乡土材料可参见附件《乡土材料》。
2.6 设计条件:基地cad用地图+乡村照片(点击下载附件)附件中注明了村口地标的范围,限高20米以内,具体形式不限,要符合整体乡村建设思路。
三、山院村建设指导思想
3.1一个原则:不忘初心、共同富裕。
3.2两个目标:创造出一个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;打造一个生态美丽、富有中原文化的宜居宜游生活小镇。
3.3坚定“村民、股东、政府、社会、国家”五方共赢,坚持“共创、共担、共赢、共享、共生”共享理念,坚信“一草一木有禅意,一瓦一石有乾坤”建设思想,将山院村打造成一个幸福、和谐、美丽的智慧型生态乡村。
四、设计要求:留住记忆中的山院村,打造生活中的新希望
4.1幸福福源地,生态山院村
4.2设计的村口地标详细要求请见附件。
五、图纸深度要求:
方案设计A3彩色文本一套(电子版):包括鸟瞰图、透视效果图、总平面图、建筑单体图纸、相关分析图、局部意向图等。
文本内容具体如下:
1.方案设计说明(包含设计理念说明)。
2.相关效果表现图若干,包括但不限于:整个院落的鸟瞰图一张、透视图一张,室内装饰装修的效果图一张。
3.庭院总平面图、建筑的平面图(包含家具布置的室内布置图)、立面图和剖面图。
4.交通组织、景观、公共活动体系等其他能说明设计的相关分析图
5.主要材料效果参考图片。
六、图纸表达形式
图纸要求:
1.规格:每张电子图请以A3(420mm*297mm)图纸横向排版,电子版分辨率不小于300dpi,不符合图纸要求的作品作废。
2.设计成果表达方式不限,文字表达为简体中文。
3.电子图纸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作者姓名、指导老师和所在院校的文字或者图案,不符合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。
4. 文件容量:每张图大小不超过2M。
5. 文件格式:jpg文件
6. 注意事项:
1) 作品应编制页码,避免上传文件次序混乱。
2) 图幅内作品排布格式尽量简洁、形式不宜过于复杂
3) 为了方便评审,图幅内作品排布不宜过小,作品的主要内容尽可能的放大接近内边框线,但不宜超过图面的内边框控制线,图面内边框控制线如下图所示。(注:图面内边框控制线在图面表达中可画可不画,其目的主要起到控制作用。)
996.png
七、评审标准
7.1设计的深度和要求是否达标?
设计是否选一个题目进行完整的设计,需要在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,同时考虑了不同空间的灵活变化。不得使用突兀的色彩、造型和材料。设计成果深度达到相关要求,且表达清晰明了。
7.2设计理念是否符合项目定位?
设计理念需要一定的创新,一定要根植于乡村、根植于山院村的发展理念、根植于当地人文文化、民俗风情,满足建筑的独特性和创新性,不能凭空想象地创新。
7.3设计逻辑性和设定场景是否清晰?
设计的逻辑性需要根植于当地的文化、材料、民间习俗。同时需要在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上设定一个场景,且具有完整的设计内容,设计思路需连贯,两个以上场景的变换需要合理可行。
7.4设计的落地性和造价是否可行?
设计的落地性是实现创新的必然途径,需要严格尊重本地文化进行可以落地实施的设计,不得设计施工难度大,不经济的设计。同时需要注重投资预算,投资的每一分钱都要产生必要的价值。
八、同期举办的设计项目
奖项 | 作品 | 金额 | 作者 | 颁奖 |
一等奖 | 空缺奖项 | 3000.00 | 未颁 | |
二等奖 | 济源山院村村口地标设计 | 2000.00 | 伯明翰 | 已颁 |
二等奖 | 济源山院村【印象老家】村口地标设计 | 2000.00 | clh13600 | 已颁 |
三等奖 | 窑·碎与整 | 1000.00 | 赵国柱 | 已颁 |
三等奖 | 窑洞记忆 | 1000.00 | 天下天上 | 已颁 |
三等奖 | 天光山色--山院村道路入口标志建筑方案 | 1000.00 | archRoy2 | 已颁 |
四等奖 | 乡土济源 | 500.00 | 樱花色瞳孔 | 已颁 |
四等奖 | 蓬庐 | 500.00 | 书半童 | 已颁 |
四等奖 | 济源山院村【印象老家】村口地标设计 | 500.00 | alien1124 | 已颁 |
四等奖 | 希望之塔 | 500.00 | 高旭建筑师 | 已颁 |
有 45 位设计师报名, 22 位设计师交稿。